ID: 22064848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1《秋游》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7263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北师大,2024,二年级,秋游
  • cover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结合课程理念阐述教学设计的依据和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结合情境引出问题,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方法,自主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在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秋游》是北师大版二上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的内容,通过“秋游”的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且为下一节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同时,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以往学习的减法运算和今天所学的计算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本节课充分结合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情境中解释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此外,本节课由情境图来呈现数学信息,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有意识发展学生用语言完整表达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减计算方法的算理,明白连减与先求和再减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六、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有两队学生去秋游,需要乘船(出示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后提取出数学信息:一条大船可乘90人,一队学生有45人,另一队学生有25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总结提取信息的方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聚焦本课核心任务: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有意识发展学生用语言表完整表述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选取学生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 2.交流汇报 思路1:用90人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在计算时会出现如下情况: 思路2:先求出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0人减去两个队的人数和。 更多学生可能会用第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即用90人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但在计算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教师可视情况选择进行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受上节课影响,有学生会将三个数摞在一起减去,这种方法可以算出结果,但非常容易出错,教师可再举多个例子:计算90-45-28,计算时个位向十位借1,但借来的10却不够给个位减。所以要向学生说明不提倡这种方法,连减时我们一般是分开列竖式计算。 第二种思路在汇报时,要让学生说明白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或是求什么,让学生能够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3.对比分析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第一种方法是用全部座位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总座位减去人数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算出还剩多少个空座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理解连减算式的算理,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4.练习提升 出示乘车返校图。 让学生说说图意,已知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