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5679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677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4-2025,答案
  • cover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学情评估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水捏成团即可食用。与我国北方的炒面相似,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青藏地区的青稞单产较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光照强,气温高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弱,降水多 D.生长周期较短 2.糌粑携带方便,非常适宜藏族牧民的(  ) A.待客之道 B.抗寒体质 C.游牧生活 D.宗教信仰 天文观测站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选址要求高,多建在水汽含量少、晴朗夜晚多、观测条件好的地区。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区域内的阿里天文观测站(如图)位于狮泉河镇以南的山脊上,是北半球首个海拔超5 000米的天文观测站。据此完成3~5题。 3.阿里天文观测站选址在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星空近,便于观测 B.空气稀薄,能见度好 C.地广人稀,建设成本低 D.植被稀少,施工难度低 4.阿里天文观测站建在山脊上的主要原因是(  ) A.视野开阔 B.交通便利 C.安全稳固 D.通风防潮 5.天文观测站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蚊虫叮咬 B.物资匮乏 C.潮湿炎热 D.高寒缺氧 藏族造纸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原料来自喜马拉雅山脉6 500米以上生长的一种叫“瑞香狼毒”的灌木树皮,非常难得。藏纸的传统制作工艺较繁杂,有11道工序。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藏纸制作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据此完成6~7题。 6.藏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  ) A.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B.质量好,竞争力强 C.成本较低,价格低廉 D.制作过程复杂,难以传承 7.藏纸产量极低的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小 B.原料供应不足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短缺 芒康县已有200多年葡萄种植历史,该地河谷分布着大片优质葡萄园。近年,该县通过“政府扶持+种植户种植+企业收购”的运营模式,葡萄酒产业成为当地致富的“紫色名片”。下面为芒康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芒康县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9.芒康县成为优质葡萄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光照好,空气洁净 ④灌溉用水品质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为提高芒康县葡萄酒市场竞争力,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推广农药化肥,提高葡萄产量 B.专注线下营销,降低销售成本 C.保护高原生态,缩小生产规模 D.改进种植技术,规范酿造程序 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面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 A.牦牛肉、糌粑 B.杧果干、枸杞子 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 12.西藏面积广大,而主要的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带(  ) A.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剪纸艺术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的剪纸作品注重造型,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读“高原之舟———牦牛” 剪纸图,完成13~14题。 13.剪纸中牦牛毛厚且长,体矮身健,突显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湿热 B.冷湿 C.高寒 D.干旱 14.从剪纸中人物的民族服饰可以推测当地(  ) A.空气稀薄 B.昼夜温差大 C.太阳辐射强 D.高寒缺氧 读三江源地区的水系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三江”的源头在(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