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美丽中国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总议题:从长岛生态蝶变 ———探寻生命家园密码 1.通过分析长岛过去存在的困境,全面归纳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理解并认同我国的新发展理念,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探究长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举措,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提高道德修养。 3.通过小组探讨长岛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相关内容,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增强法治观念。 4.通过分析长岛的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活中践行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议题一:困———思共生之因 孙家村林秀崖险,礁石林立,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野生水生物种繁多,生态宜居。党支部书记孙成伟,带领村民靠海吃海,发展捕捞业、海参育保苗产业,全村产业年产值到了六七千万元。 后来,海岸线几乎被海参‘育苗棚’占满了,每天凌晨养殖废水直排大海,近海50米脏得没法看。每冬,育苗场烟尘滚滚,空气质量每况愈下。更严重的是,养殖废水直排入海,近岸海域藻类、贝类、鱼类几乎消失。 人与自然的关系? 孙家村情况分析 致富之路 带来的变化 变化对人的影响 捕捞、海参育保苗 产业 富起来,空气和近海域污染、近海动植物消失 呼吸系统、身体健康 议题一:困———思共生之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 自然 自然 提供滋养 必要条件 开发和利用 征服、破坏 惩罚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评价等级 3星 2星 1星 评价依据 能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能从两个维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只能从一个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理解,但是表达不流畅完整 同桌互评(等级) 议题二:破———寻共生之法 孙成伟说:“村里一时能赚钱不假,但是向大海不断索取的路行不通了,超出了大海的承受能力。我们得从长远看,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这片干净的海。” 在中科院烟台海岸研究所技术支持下,孙家村创新实施了固藻集鱼法,先后向海洋投放礁体10余万空方,布设海藻10万株。 禁止新建扩建高风险、高污染、高耗水产业和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 长岛是如何破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评价等级 3星 2星 1星 评价依据 能全面深入的分析出长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措施 能说出并大胆举手发言长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两个措施, 不能完整的陈述某一个方面 自我评价(等级) 议题三:立———走绿色之路 村长孙成伟带领村民发展海参,村子富了。但近海海参养殖带来一些列生态问题,发展前景迷茫。村长决定带头拆除。他认为,虽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影响生态环境、身体健康,得不偿失。很多村民无法理解:以前很赚钱,但产业反弹后会赚钱的,为什么要拆?厂长认为,远海养殖成本设备太贵,不合算。 长岛放弃个体化、粗放型近海养殖,转向深远海集约化、公司化经营,建立海洋牧场平台,平台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自动投饵机、水下洗网机器人等;还打造高端特色文旅产品,游客人均消费由1000元增加到1450元。 除此之外,长岛实现了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100%替代、污水处理全域100%覆盖等,全面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成为当地人民最大的民生福祉。 长岛对17处受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补植造林。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