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温故知新 回顾《东汉的兴衰》一课,回答:东汉末年的政治局势呈现怎样的状况?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军阀割据混战,汉室衰微。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时空观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指哪三个政权?鼎立是什么意思? 内容 概要 01 课标解读 02 自学提纲 03 讲授新课 04 本课小结 05 巩固练习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自学提纲) 200年 袁绍 曹军 以少胜多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08年 孙刘 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丕 蜀汉 吴国 兴修水利 造船业 夷洲 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表格梳理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曹操VS袁绍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曹操战败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用自己的话描述官渡之战的经过。 2.曹操为什么能够迅速壮大,并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官渡之战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和流亡的民众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用人: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经济: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曹操为什么能够迅速壮大,并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军事:制定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 曹操陆续消灭了北方一些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汉室刘备,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势力有所发展。 割据江东的孙权,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团结旧部,招揽人才,统治比较稳固。 赤壁之战 1.用自己的话描述赤壁之战的经过。 2.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官渡之战 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习凿齿(晋代史学家)评论说:“从前,齐桓公一炫耀自己的功业,立刻就有九国背叛;曹操的暂时骄傲自负,导致天下分为三国鼎立的局势。” ———译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三: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西晋)陈寿《三国志》 曹军长途跋涉,不习惯水战,疫病流行。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经验教训:骄兵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赤壁之战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贰 表格梳理 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措施 影响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南京) 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并发展。 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经济。 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开发江东、发展造船业,派船到达夷洲。 发展海外贸易,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2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