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8787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74238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课,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课件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学科素养目标】 历史理解: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大体方位,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唯物史观: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了解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认识秦国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家国情怀: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战国策》书影 教师:这是记载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书影,战国时期因此书而得名。其编者西汉学者刘向在该书的“书录”中说:“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随着频繁的战争,当时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讲授新课】 战国七雄 教师:战国,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是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乱”和“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 1.背景 展示图片:《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教师: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诸侯国数量减少,小诸侯国被大国兼并,反映了统一的趋势;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齐国被田氏夺取。 2.主要诸侯国 教师:战国时期有哪些诸侯国呢,他们又是怎样分布的,我们跟着地图一起来看。 展示图片: 教师:这一时期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实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他们的位置如图,我们可以根据口诀进行巧记: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我们已经知道有哪些诸侯国了,那这些诸侯国之间是怎样进行激烈争夺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战国时期社会状况 展示材料 教师:根据材料,我们知道。这个时期,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招贤才能,励精图治。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例如秦昭襄王用范雎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再结合课本内容,诸侯国各自为政,目的就是为了扩充军队,拓展疆域。战争性质也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方式是合纵和连横。什么是合纵?你知道战国时期的合纵与连横吗? 展示图片: 教师: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战国时期有许多战役至今耳熟能详,当时的作战情况如何,各诸侯国投入了多少兵力,才最终占据优势地位。我们来看一组信息。 展示图片: 教师:根据上面的图片数据和信息,大家是否能总结概括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等。这时期的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交战区域广。与之前我们所学的春秋争霸,两个阶段有哪些不同之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所学,完善下列表格。 学生回答略 教师:展示表格 教师:这种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痛苦,当时人们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有一个强大国家结束战乱、一统天下。 过渡:群雄割据,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和实力,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成效最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