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电容器与电容 识别电容器 电容器的充放电 一、识别电容器 1.电容器的组成 电容器由两个互相靠近、彼此 的导体组成,电容器的导体间可以填充绝缘物质(电介质). 2.电容器的符号 在电路中,电容器用字母“C”及电路符号“”表示. 3.电容器的作用 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学元件,可以用来储存 . 4.平行板电容器 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是由两块正对而又相距很近的金属板组成的. 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1.充电 (1)充电过程:将开关接到a端,通过观察电流计可知,随着两极板之间电势差的增大,充电电流逐渐减小至0. (2)充电结束,电容器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等量异种电荷,两极板间存在电场,从电源获得的能量储存在电场之中,称为电场能. 2.放电 (1)放电过程:将开关接到b端,通过观察电流计可知,放电电流由电容器的正极板流向电容器的负极板,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减小,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也减小,最后两极板电势差以及放电电流都等于0. (2)电容器放电后,板间电场消失,电场能在放电过程中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3.电容器所带的电量 每一极板所带电量的 称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 三、电容器的充放电 1.电容器的充、放电是电容器的基本工作方式. 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非常短暂,即充、放电电流是极短暂的. 3.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的方向相反. 【典例突破】 [典例1] 下列三个电学器材中,电容器是( ) [典例2] (2023年第一次广东合格性考试)关于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不变 B.充电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增大 C.放电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不变 D.放电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增大 [典例3] (2023年第一次广东合格性考试)图是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开关S从b改接到a时,观察的是充电现象 B.将开关S从b改接到a后,电流计G的指针将一直偏转 C.将开关S从a改接到b时,观察的是充电现象 D.将开关S从a改接到b后,灯L的发光亮度不变 [典例4] (多选)一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接1,电源E给电容器C充电;开关S接2,电容器C对电阻R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增加,充电电流减小 B.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M点流向N点 C.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减小 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负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N点流向M点 电容器的电容 一、电容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电容器所带的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之比,叫作电容器的电容,用符号C表示,表达式为C= . 二、电容的物理意义与单位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 本领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 ,简称法,符号是F,较小的单位有微法(μF)和皮法(pF),1 F=1 C/V,1 F=106μF=1012pF. 【典例突破】 [典例5] (2023·江苏学业考试)对电容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极板电压越大,电容越大 C.电容器是可以储存电能的元件 D.电容器放电时,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典例6] (2023·江苏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是一个常用的电容器,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且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B.加在这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低于50 V时它就不能工作 C.加在这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25 V时,它的电容是220 μF D.这个电容器电容是220 μF,即0.22 F [典例7] 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电荷量为+Q,下极板带电荷量为-Q,两板间电势差为U,电容器电容为C,则( ) A.C=0 B.C= C.C= D.C= [典例8] (2023·湖南学业考试)如图所示,一电容 C=1.0×10-4 F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端与电压为20 V的恒压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为( ) A.1.0×10-4 C B.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