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0674

七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复习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7686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3张,课件,复习,起源,文明
  • cover
2024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课标解读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夏朝带有奴隶制特征。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候,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时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天文学、数学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时空观念 单元时空 单元线索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远古传说 群居生活 氏族社会 部落联盟 史前 时期 多元 一体 发 展 发 展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大汶口文化 (黄河流域) 早期国家 炎帝、黄帝→尧舜禹(禅让制) 阶段特征 原始社会以公有制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部落联盟时代;部分地区有明显的社会阶级分化,迈向了文明社会;尧、舜时期的禅让制,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在原始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过上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半坡遗址的彩陶文化和其他地方出土的陶制品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部分陶制品上还刻画了类似文字的符号;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时间 发现地点 劳动生活 地位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群居生活。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根本 1.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基础梳理 直立人:元谋人、郧县人、北京人、蓝田人、和县人 早期智人:丁村人、南京人、金牛山人、长阳人、马坝人 晚期智人:左镇人、山顶洞人 元谋人遗址 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遗址 距今约70-20万年 山顶洞人遗址 距今约3万年 1.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基础梳理 代 表 河姆渡遗址(南方) 半坡遗址(北方) 生活年代 生活地区 房屋样式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距今约7000年 长江中下游 干栏式建筑 种植水稻、使用骨耜 饲养猪、狗为主 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雕刻艺术等 约6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黍,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弓箭、鱼叉进行渔猎 饲养猪、狗等家畜 制作乐器(陶埙)、彩陶,会纺织、制衣 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基础梳理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大汶口文化 分布地区 距今时间 主要特征 黄河中游地区 7000-5000年 从事粟作农业生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