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2159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板块模型)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3659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一,必修,2019,人教,物理,学期
  • cover
专题二 板块模型 速度驱动型 地面光滑 速度驱动型 物块有速度 现有一木板B质量为M=1kg,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以v0=6m/s,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木板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A恰好不从B上滑下时木板的长度L 对A进行受力分析:物块A刚滑上木板B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物块A相对木板B向    (填“左”或“右”)运动,受到     (填“静”或“滑动”)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摩擦力大小为    (用 μ、m、g表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A进行运动分析: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μ、g表示),加速度方向向 (填“左”或“右”),物块A向 (填“左”或“右”)做     运动。 A的速度-时间关系=     =      A的位移-时间关系 =     =      对B进行受力分析:物块A刚滑上木板B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木板B相对物块A向    (填“左”或“右”)运动,受到     (填“静”或“滑动”)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摩擦力大小为    (用 μ、m、g表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B进行运动分析: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 μ、m、M、g表示),加速度方向向 (填“左”或“右”),物块B向 (填“左”或“右”)做     运动。 B的速度-时间关系=     =      B的位移-时间关系=     =      请根据下图分析,若A恰好不从B上滑下,说明A滑到B最右端时 A、B的速度关系为    ,即    ,可得t =   A、B的位移关系为   ,即    ,可得L=   木板有速度 现有一木板B质量为M=1kg,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以v0=6m/s,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木板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A恰好不从B上滑下时木板的长度L 地面粗糙 速度驱动型 物块有速度 现有一木板B质量为M=1kg,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以v0=6m/s,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木板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2=0.1求A恰好不从B上滑下时木板的长度L 对A进行受力分析:物块A刚滑上木板B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物块A相对木板B向    (填“左”或“右”)运动,受到     (填“静”或“滑动”)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摩擦力大小为    (用μ1、m、g表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A进行运动分析: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μ1、g表示),加速度方向 向 (填“左”或“右”),物块A向 (填“左”或“右”)做     运动。 A的速度-时间关系=     =      A的位移-时间关系=     =      对B进行受力分析:物块A刚滑上木板B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木板B相对物块A向    (填“左”或“右”)运动,受到A给B的     (填“静”或“滑动”)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fAB大小为    (用μ1、m、g表示)= (请计算出大小),地面能给B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f地B为   (用μ2、m、M、g表示)= (请计算出大小),比较两个摩擦力大小,判断B是否能相对地面运动。 若B能相对地面运动,A给B向     (填“左”或“右”)的大小为    (用μ1、m、g表示)的   (填“静”或“滑动”)摩擦力,地面给B向  (填“左”或“右”)的大小 为      (用μ2、m、M、g表示)   (填“静”或“滑动”)摩擦力,,由此判断出B物体   (填“能”或“不能”)运动起来,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B进行运动分析: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μ1、μ2、m、M、g表示),加速度方向向 (填“左”或“右”),物块B向 (填“左”或“右”)做     运动。 B的速度-时间关系=     =      B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