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3444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9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九年级,语文,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练基础 1.艾青,原名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  》,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展现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艾青的诗有一种个性鲜明的忧郁情结,人称“ ———;擅长绘画的艾青,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 ———的特点。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5.《太阳的话》一诗运用  的修辞手法,运用  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6.下列作品中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篇是(  ) A.《煤的对话》  B.《大堰河———我的保姆》  C.《北方》  D.《鱼化石》 7.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呼告、肆意排序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8.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下列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9.下列对《艾青诗选》作品的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作者的一首代表作,在发表时作者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 B.《我爱这土地》:“土地”象征着对母亲、祖国和劳动者最深沉的爱。 C.《向太阳》:写于抗战时期,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D.《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石,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练能力 10. 小舟同学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做了摘抄并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纠缠在一起而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①  。 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层主题应该是②   11. 判断下面三首诗中哪一首是艾青的诗歌,并写出判断依据。 【甲】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乙】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 轻轻,轻轻,温柔地 四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