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3489

【核心素养】8.1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表格式)--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870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化学,九年级,2024,--科,格式,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溶液的酸碱性 课题内容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 学生能够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关系;会使用PH试纸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了解常见物质的PH值;知道PH值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之后,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认识到酸碱指示剂在判断溶液酸碱性的诸多方法中是最为简捷的。溶液酸碱性及其强弱的检验方法是学生以后开展实验探究化学必备的基本实验能力,这其中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从对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到判断酸碱性的强弱与H 、OH 的关系,既渗透着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教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酸碱性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观,发展了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亲身体验并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学习目标 学会区分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使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常见物质的pH以及pH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达成评价 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关系;会使用PH试纸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了解常见物质的PH值;知道PH值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难点: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先行组织 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表面皿、紫色石蕊试剂、无色酚酞、PH试纸、各种待测液:稀盐酸、白醋、苹果汁、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白糖水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利用生活中的食品和用品引出“酸”和“碱”的知识。 倾听,看课件,思考 引导学生理解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务二:知识讲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①教师展开溶液酸碱性的讲解和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实验探究; ②教师展开在不同溶液中区分酸碱度的实验活动,并总结实验结论。 ③教师展开溶液pH的讲解及pH试纸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④教师拓展常见物质的pH,组织学生练习。 ①根据教师的引导,理解溶液为酸碱性的概念与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实验过程。 ②根据教师的引导,理解实验过程及相关概念。 ③根据教师的引导,了解pH的概念及pH的使用。 ④学生根据教师的拓展,做相应练习题。 学生学会区分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使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常见物质的pH以及pH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通过阅读来分析问题。 任务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并做总结。 ①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观看思维导图回顾本节课相关知识进行二次记忆。 学生能够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的关系;会使用PH试纸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了解常见物质的PH值;知道PH值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让学生复习掌握知识。 迁移运用(当堂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