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键 【核心素养分析】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观察典型物质( NaCl、HCl )的微观动画和模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概念;通过从化学键类型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初步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认知体系。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用电子式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键化合物的形成进行表征,加深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理解;通过球棍模型的搭建,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规律,熟练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不同的学习和理解,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目标导航】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重难点) 3.理解共价键的概念,掌握共价键的形成 4.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形成过程 【重难点精讲】 一、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1)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 (2)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不稳定的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带相反电荷的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 2、离子键 (1)定义: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存在: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活泼金属氧化物中。 3、离子化合物 (1)概念: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 (2)形成条件: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3)形成过程 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如: 原子 化学式 H Na O Cl 电子式 离子 化学式 Na+ Mg2+ S2- F- 电子式 Na+ Mg2+ 物质 化学式 NaCl MgCl2 N2 CO2 电子式 ②形成过程: 、。 注意: 用弧形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4)存在 ①活泼的金属(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如:Na2O) ②大部分盐,包括铵盐。(如:NH4Cl,NaNO3) ③强碱 【特别提醒】 (1)三个“一定”: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②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③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阴、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如NH4Cl、(NH4)2SO4;②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如AlCl3 二、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1.Cl2的形成: 2.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共价键实质:共用电子对与两原子核的相互吸引力,两原子核间及电子层间的斥力,当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稳定的共价键。 (4)形成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时,一般形成共价键。 (5)存在 ①只含共价键的物质: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过氧化氢、大部分有机物、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O2、N2)。 ②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物质:一些氢氧化物、活泼金属过氧化物、一些金属的含氧酸盐、铵盐等,NaOH、Na2CO3、NH4Cl(以上答案均不唯一)。 (6)分类: ①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A-A(同种元素的原子),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②极性共价键(极性键):A-B(同种元素的原子),共用电子对偏移,成键原子显电性。 (7)表示方法(常见的共价型分子及结构): ①共价物质 ②形成过程: 3、共价化合物: 三、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