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8621

2024—2025学年度北京市房山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788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 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2分)据如图可知,分封制() 西周重要封国示意图 A.利用宗族纽带与族群笼络 B.确保了周朝统治长治久安 C.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D.推动了中国疆域开始形成 3.(2分)战国时期,周王室进一步衰微,中原诸侯国不遵周制纷纷称王。此时的楚国已蜕去“蛮夷”身份,同齐、赵、韩、魏、燕等国一起共称“诸夏”。这表明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周王室仍具强大影响力 C.楚国成为诸侯各国霸主 D.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减弱 4.(2分)《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涂(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 5.(2分)《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徭律》中规定,如遇水雨,则免除征发。二者说法的差异说明() A.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 B.文字史料有主观性故不可信 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 D.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 6.(2分)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其作用是() ①推动经济发展 ②促进社会稳定 ③消除割据隐患 ④致使国力强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分)如图是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在今新疆和田地区,汉代时是西域精绝国所在地)中发现的西汉时期四川地区所产的织锦,上面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篆体汉字,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瑞纹样。这件文物可以证明() A.西域地区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B.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行政管理 C.西域与内地存在经济文化交流 D.汉朝与西方建立直接经济联系 8.(2分)汉武帝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即将王国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结果是“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上述做法() A.实现了开疆拓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确立了思想统一 D.有利于民族交融 9.(2分)“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汉承秦制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党锢之祸 10.(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①政权统治时期() A.开辟了丝绸之路 B.实现了短暂统一 C.发行了纸质货币 D.出现了活字印刷 11.(2分)史书记载,南朝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了提升 ②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③北民南下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④曲辕犁得到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分)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②“中书出令,门下封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