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8629

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河西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630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 1.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中,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众多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二者差异巨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 ) 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2.三星堆博物馆内的青铜鸟足神像,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 A.多元一体 B.历史悠久 C.与时俱进 D.延绵不断 3.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宗法与宗庙制、土地制度等,使商代成为可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文字是历史传承的唯一载体 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甲骨文发现之前无信史可言 D.甲骨文验证了史书相关记载 4.以下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尚书·召诰》 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尚书·酒诰》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梓材》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A.天人合一 B.敬天保民 C.悯人悲天 D.人定胜天 5.《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一记载描述的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内外服制 D.宗法分封制 6.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夏、商、西周等早期国家突出的特征是( ) A.中央与地方关系较松散 B.拥有军队等国家机器 C.实行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D.王朝世袭,设有职官 7.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熊渠自称“我蛮夷也”;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社会秩序的崩溃 B.诸侯争霸的格局 C.华夏认同的观念 D.楚国实力的增强 8.商鞅提出“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剥夺和限制贵族的特权 B.富国强兵,增加国家实力 C.巩固分封制维护宗法制 D.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9.下文标注①②③反映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学派?( )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出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A.儒家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法家 C.法家道家儒家 D.法家儒家道家 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实行郡县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11.《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剖裂疆土……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汉武帝时, “齐分为七,赵分为六……大国不过十余城”。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中朝的设立 B.“推恩令”的实行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盐铁官营的实行 12.为了稳固边疆,开拓疆域,西汉时期设置了( ) A.安西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伊犁将军 13.东汉开国皇帝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史记》成书后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其中以班固续写的《汉书》最为成功,班固一方面承袭《史记》,另一方面也多有创新。与《史记》相比,《汉书》的特色是( ) A.采用纪传体载 B.开创通史体例 C.具有文学特色 D.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