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7941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地域联系》学案(2课时)+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5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96189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学案,5份,练习,随堂,教学课件
    《地域联系》同步训练 1. 2013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两周年。读中俄原油管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过去选择铁路运输,现在选用管道运输有哪些优点? (2)修建中俄输油管道,沿途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3)简要分析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读以下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1)受时间和季节限制小,连续性强,运量大;液体不外流,货物损耗小;安全性好。 (2)低温、冻土;地形复杂;生态脆弱。 (3)增加我国石油进口的渠道,有利于保证我国的石油战略安全;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中俄的经贸往来。(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对比管道运输与铁路运输的特点可回答。第(2)题,由图可知,中俄输油管道纬度高,气温低,且穿过了大兴安岭。第(3)题,可从缓解能源紧张,保证能源安全等方面回答。 2.(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 (2)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 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3)E地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伸展的特点,同时沿公路发展。 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 解析:第(1)题,读图中可知,B地聚落沿河分布,A地聚落主要沿公路分布。第(2)题,C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聚落较多,商业网点密度较大;D位于山区,情况与C地相反。第(3)题,交通线衰落之后,聚落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商业网点将减少。 《地域联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讯、商业贸易; 2.地域联系在产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4.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以下德州市位置图,完成1~2题。 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4.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 1.学生结合教材及相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