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2847

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双港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70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期中
  • cover
高一历史第二次阶段性质量监测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考古学成果表明,距今5300年前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区域的古国文明相继形成。山西陶寺遗址、辽宁西部的牛河梁遗址群、长江下游的含山凌家滩遗址等地的权贵墓中,都发现有随葬玉器和龙形图案。由此可推论出 ①中国各地文明进程模式存在极大差异②中国出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雏形 ③中华各区域文明之间都有过直接联系④初步形成龙的信仰和以玉为贵的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民众以“轻死易发”“好相攻击”著称,荆楚也有尚武善射之风,燕赵之人更是擅长骑射,惯习刀兵。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冶铁技术的进步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强兵措施的推行 D.诸侯纷争的加剧 3.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 4.秦代的《司空律》规定,(农户)一家不得同时有二人以上劳役抵罪、赎刑;《戍律》规定,不要把一家中的劳动力同时征发去服戍边的徭役。这些规定是为了() A.实施轻徭薄赋 B.确保农业生产 C.废除严刑峻法 D.践行仁政思想 5.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这些做法() A.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6.汉武帝时,任用起自布衣的公孙弘为相,同时选拔一批中下层官员,在其本职以外,另给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省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这些举措促进了() A.中枢决策权力的下移 B.丞相辅政制度的完善 C.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D.君主专制权威的加强 7.从下列历史地图中所呈现的信息综合判断,该图能够反映 A.秦朝时期的形势 B.西汉时期的形势 C.三国时期的形势 D.北魏时期的形势 8.两汉创造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对下列著作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评价 A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B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C 《汉书》 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神农本草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A B.B C.C D.D 9.六朝时期,政府采取了安置流亡人口、掳掠对峙政权的人口、奖励南渡人口等措施,同时向来被抑制的商业在这一时期被重视起来,采取了减免商税、开放对外双边贸易和海外贸易等政策。这些措施() A.说明六朝统治者以商治国 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C.沉重打击了豪强士族势力D.巩固了封建国家统一 10.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图中方框①②③内应填写的分别是() A.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B.均田制、租调制、两税法 C.两税法、租庸调制、租调制D.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11.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B.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农业工具的记载最为丰富 D.医学名著《千金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12.夏商周:世袭→秦: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科举制。下列选项中,有关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以上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 A.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血缘→考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