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3893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8张PPT+音频素材)-2024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171341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音频,七年级,语文,统编,-2024版
  • cover
(课件网) 秋词(其一)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其诗语言平易简洁、雅健清新。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刘禹锡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刘禹锡因参加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改革运动,受牵连被贬为朗州司马,谪居九年。他在遭受严重打击后,虽然苦闷,但并没有消沉。《秋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秋词(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读赏析 / / / / liáo zhāo xiāo / / / / / / /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冷清萧条。 诗意: 春天。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面对秋天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 赏析: 第一、二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先指出自古以来文人悲秋的传统,然后直抒胸臆,热情地赞美秋天,态度鲜明地否定了悲秋的论调,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意: 推开云层。排,推开。 蓝天。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诗情也带到了蓝天上。 赏析: 第三、四句借景抒情,展现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直冲云霄的明丽秋景;隐含诗人因支持改革运动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一个“排”字,生动地写出了白鹤冲破白云阻隔、直上云霄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这首诗一反过去的悲秋论调,赞颂秋天的美好,借白鹤直冲云霄,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与豁达乐观的情怀。 主旨归纳 (1)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 典型考题 理解性默写。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 (2)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刘禹锡《秋词》(其一)]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春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这首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今四川、重庆一带)时,写给在长安(今西安)的妻子的一首七言绝句。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解读赏析 / / / zhǎn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诗意: 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但我的归期没有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水涨满了池塘。 赏析: 第一句中两个“期”字,一问一答,表达了诗人欲归不得归的愁苦、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写眼前之景(实景),情景交融。面对凄凉的秋夜之雨,诗人愁随雨涨,表现了身居异乡的孤独、凄凉。“涨”字富于动态感,写出了巴山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衬托出诗人的绵绵秋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 何时将要。 回头说,追述。 何时将要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长谈,追述我独居巴山时面对夜雨的情景。 赏析: 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写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虚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转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景的凄冷和想象团聚之景的欢乐,虚实相生,表达了诗人身居异乡、盼望回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