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4578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679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课,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cover
(课件网) 1918年11月28日,北洋政府在紫禁城太和殿前举行胜利大阅兵并鸣放礼炮 108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战胜国军队的方阵站在御路两边,大总统徐世昌发表讲话。 一时“公理战胜强权”,“劳工神圣”,“民族自决”等名词,呼喊得很响亮 ,激动了每一个青年的心弦,以为中国就这样便宜的翻身了。1918年11月到1919年4月,这一期间学生们真是兴奋得要发狂了。……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那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 ———许德珩《 “五四”话北大———我与北大》 然而强权却战胜了公理……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青年 希望 起航 【课程标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材料 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常,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阀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是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结合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任务: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根据教材和材料, 探讨五四运动产生的时代原因有哪些?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提出“二十一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②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北京 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 6月3、4日,上海 ———中国地图-出卷网-《必修1》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2)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1919年5月4日-6月初 北京 1919年6月初开始 上海 工人、学生、商人 学生 罢课 学生被捕 罢课、罢工、罢市 释放学生,拒绝和约签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2)过程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3)意义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思想启蒙运动。 性质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3)意义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