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能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通课文,感受人物之爱 1.自由读课文,区分两类问题———自己能读懂的问题;自己半懂不懂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在书上做标注。 2.汇报,读懂了什么? (灰雀很可爱;男孩很诚实。) 3.感受列宁爱灰雀。 (1)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圈画出相关语句,在书上做标注。(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 (2)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对。列宁欣赏灰雀的样子,看它的动作,听它的叫声。 (3)做动作朗读,体会列宁对灰雀的爱。 师:列宁“走到白桦树下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用实际行动表达爱,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体会这份爱。 4.说话训练,体会小男孩对灰雀之爱。 (1)如此可爱的灰雀还有谁爱?其实公园里还有一个和列宁一样喜欢灰雀的小男孩。 (2)出示句子,进行说话训练。 (3)读第十三自然段,除了爱灰雀,你还觉得小男孩还是个怎样的人?(诚实) 板块二 品读对话,感受语言艺术 1.回读课文,哪些不懂的? (第2—12自然段列宁与男孩的对话) 【解读说明】下面教学围绕2—10自然段进行,切分在第11自然段,因为第11自然段有个关键词“第二天”。 2.聚焦第2—10自然段,品读对话。 (1)品读第一次对话。 ①列宁怎么问?男孩吞吞吐吐地说。 ②比对阅读,谈发现。 师:两句话意思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意思一样,但是第一句更能体现男孩紧张的心理。) ③列宁善于察言观色,他从男孩的语言中发现了什么?心里想到了什么? ④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 【设计说明】比较阅读,还原人物心理,品味语言真相,探究语言背后的细节。 (2)品读第二组对话。 ①列宁的话是什么意思? (表面意思明确是冻死或飞走了,实际是列宁的一种试探:你是不是把灰雀带走了?你怎么会没看见?到底在不在你身边呢?) ②试探不问,直接用句号表示,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③他发现男孩沉默不敢说,列宁又说了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它的意思有什么呢? (表面意思是故意说错,以自己的错误来试探男孩。) ④列宁宁可自己做错误的判断来试探,也不追问。他在保护谁?(犯了错的小男孩)宁可自己说错,也要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一错再错的试探,让男孩学会反思,这就是伟人的语言艺术和仁爱之心。而且列宁不是对男孩说,对自己说,对男孩是极度地呵护。 ⑤朗读指导。 (3)品读第三组对话。 ①列宁明知故问,男孩坚定地回答。 ②抓住感叹号,确认灰雀被男孩藏起来了,并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天”,感受语言智慧。 (1)师朗读第11自然段,引读第12自然段列宁的话。 (2)学生自主质疑,教师梳理问题:列宁在向灰雀发问,灰雀能回答吗? (3)学生交流:男孩放回了灰雀,列宁也原谅了他,并且用向灰雀发问的方式,体现对男孩自尊心的保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