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8521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3.1《改革迫在眉睫》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0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案
  • cover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 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 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和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A课程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B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的崛起;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 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 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陕西人民起义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 探究社会改革的原因 分组讨论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冯太后和孝文帝 拓跋宏登基;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问题探究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C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科导言给同学们展示了北魏 武士的风姿,北魏:南北朝时期曾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鲜卑族所建立。从这幅陶俑上,我们可以想象北魏士兵在战场杀敌时的情景,正是靠这些士兵,北魏才能一度统一黄河流域。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这一点北魏最高统治者也深知,他们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讲授新课】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 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