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8535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561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案
  • cover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A课程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B教学目标 目 标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基督教的由来与分裂;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从而理解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通过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为准确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进程、实质和意义奠定基础。 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综合分析 通过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任何腐朽势力必将被先进的力量所取代。借此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宗教“异端” 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宗教“异端”运动的高涨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讲授新课】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1)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2)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公元476年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到继续发展。 (3)分裂: ①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②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 (1)原因 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 【知识链接】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 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实质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 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③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 【知识链接】中世纪 “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 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过渡:天主教神权统治在中世纪影响无处不在。请问: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后,教师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2)表现 ①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11世纪德皇亨利四世“卡诺莎之辱”) 罗马教皇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他不仅掌握着教会 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而且还凌驾于王权之上,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②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出售赎罪券(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加以说明)。 【知识链接】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原罪与救赎 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 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救赎: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知识链接】罗马教廷对德国疯狂的掠夺 16世纪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