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稍后,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导入 国民政府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开辟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反围剿斗争 围剿红军 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逼蒋、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 日本:局部侵华(1931.9--1937.6) 形式统一全国 内政: 外交: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改订新约运动 长征及北上抗日 新的革命道路: 伟大的战略转移: 八七会议 古田会议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 对峙 合作 时空定位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制造七一五政变。随后,汪精卫即表示愿意与南京国民政府“和平统一”,时值蒋介石宣布下野,终促成宁汉合流。 (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1、宁汉合流 (1)1926年12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成立武汉国民政府。 (2)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政府 (3)7月15日,汪在武汉“分共”,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张作霖坐镇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北京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武汉 1926年12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成立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 1927年9月,宁汉双方达成谅解,并进行合并重组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二次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国民革命时期北伐 二次北伐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统一中国 打倒张作霖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张作霖 组织基础 国共合作 不同利益集团的军阀 性质 国内革命战争 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力的战争 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和二次北伐的区别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蒋介石绕道而行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 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其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北伐。国民革命军于5月1日克复济南后,日本在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的耳鼻割去,然后枪杀,并杀害交涉署全部职员。同时日军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域内肆意焚掠屠杀。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事后调查统计,中国军民共死亡6000余人,伤1700余人。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4.1928年6月4日,日本策划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 日本策划皇姑吞事件的原因:一是受英美支持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华北,逼近东北,日本唯恐侵略权益受到威胁;二是张作霖满足不了日本的侵略要求。日本认为张作霖没有俯首帖耳,百依百顺,想从想更换代理人。 5.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和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张学良(1901-2001)和有关报道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6.国民党派系新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在1930年5—11月,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蒋介石集团打败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 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当时国民党内部仍旧存在各派军阀混战,在政治上也出现了一些政派组成的反蒋联合。 1930年底各军阀势力分布示意图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外交:改订新约运动 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