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材 版 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2024版本) 单 元 题 目 Unit 3 My School 单 元 课 次 第五课时 课 例 名 称 Section B What fun things do you do at school (Reading) 教 学 材 料 Unit 3 Section B 1b阅读材料———Peter给Flora回复电子邮件介绍自己的学校 单元整体设计 (概览图) 课例衔接性(简述该课时与前后课时的关系) 1. 与前课时的衔接 内容上的延续性:Lesson 5 在A部分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对学校设施进行介绍,学生已经通过听说练习和语法学习了解了学校中的地点及方位的表达,这为 Lesson 5 中阅读 Peter 的电子邮件打下了基础。学生在 Lesson 5 中通过 Peter 的邮件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对学校设施及其相关活动的了解。 技能的渐进发展:在A部分的听说训练中,学生已经对校园相关设施有了一定的掌握。在 Lesson 5 中,学生将通过阅读来深化这些语言的使用。通过对 Peter 的邮件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新的表达方式,还为后面的写作任务做好了准备。 与后课时的衔接 为写作打下基础:Lesson 5 的阅读任务为后续 Lesson 6 的写作课做了铺垫。在 Lesson 6 中,学生将用电子邮件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学校设施和活动,Lesson 5 中的阅读为此提供了一个写作的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结构化的方式描述学校,从口头到笔头,循序渐进。 从理解到应用:Lesson 5 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掌握Peter的电子邮件的内容和结构,Lesson 6 则要求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通过阅读语篇范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邮件内容,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课例设计思路及理念(需展现教学设计“明暗线”) 设计理念:以终为始,逆向设计。 明 线:任务探究线。通过本堂课大问题“Our school is _____. Why ”驱动学生本堂课的学习,通过look, read, listen, think, speak五个环节,逐步探索并回答大问题。 暗 线:核心知识线。学习理解并熟练运用形容词描述学校及学校内的设施,同时能描述学校内不同场景的活动。 明暗线交织:任务探究驱动学生不断使用和操练核心知识,而核心知识的运用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两条线彼此相辅相成,共同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语 篇 分 析 1. 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at) 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中“做人与做事”主题群中的“学校、课程,学校生活与个人感受”子主题和“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中的“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人与社会”中“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中的“校园环境与设施”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子主题。 内容信息:Peter给Flora回复电子邮件,告诉她关于新学校的环境与设施,以及他最喜欢的地方。 2. 语篇的主题意义(Why) 写作意图: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邮件分享个人的校园环境和学校生活体验,进行跨文化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Peter的电子邮件,学生将感受到他对新学校的喜爱和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反映了他对学校生活的满足感和归属感。鼓励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并通过邮件或不同形式分享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感受,从而形成更深层的跨文化理解。 3. 语篇的组织特征(How) 语篇体裁:本语篇为电子邮件,属于新媒体语篇。 篇章结构:结构简洁明了,每个段落介绍了学校的不同设施。采用不同形容词(如:great, beautiful, amazing和delicious等)和动词短语(do exercises, raise the flag等)来丰富对学校设施和活动的描述。 衔接手段:邮件使用了如“because”和“and”来连贯句子,确保表达流畅自然,帮助读者理解各个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Peter多次使用代词,如“it”指代学校或食堂,使得表达简洁且避免重复;每个段落以一个主题句开始,并使用适当的方位介词将学校不同部分联系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