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7178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应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2-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91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模型,号的,建立,应用,同步,练习
  • cover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 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 2.科学老师鼓励同学们将学过的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  ) A.磁感线 B.电流表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结构 3.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眼球结构 C.新冠病毒 D.节约用水 4.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水制氢气的新方法:在太阳光照并接触一种催化剂表面的条件下,水会发生分解并产生氢气和氧气,分解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示意图表示(“○”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③⑤②④① C.④⑤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5.科学中常利用模型帮助理解客观事物。如图是将蔗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的溶液模型,其中“○”代表蔗糖微粒。则合理的溶液模型是(  ) A. B. C. D. 6.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A.电压表 B.原子结构 C.磁场的磁感线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7.小希通过水电解实验对水的组成进行研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电解过程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8.电解水过程由如图步骤的模型构成(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二、填空题 9.使用 能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使用 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0.模型类型: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张 或 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 或 的示意。模型可以是 的,也可以是 的。 11.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 和 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符号的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如: 、 等。 12.符号的意义和作用: (1)用符号能 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 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13.模型的含义: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 ,建立一个 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 、 、 和 ,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14.如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 结构: 。 性质: 。 变化: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A B A A C 1.D 【详解】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不符合题意; 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不符合题意; 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地球仪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符合题意。故选D。 2.B 【详解】A、磁感线,是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模型,错误; B、此图为电流表的符号,正确; C、此图为一氧化碳分子模型,是放大的模型,错误; D、此图为眼球结构,是放大的模型,错误。 故选B。 3.D 【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详解】A.此图为原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