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7700

第二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1-1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400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第二,八年级,科技,信息,初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信息技术义务教育版教学设计 课题 传感之古今未来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传感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知道古代传感器的实例及其感知功能,理解现代传感器相对于古代传感器的进步之处。2.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明白传感器是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等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电学量等的器件或装置,熟悉常见传感器(如光敏、声敏、热敏、气敏、味敏、磁力、加速度、位置等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3.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电器(如洗衣机、冰箱、空调、自动路灯、电子秤、平衡车等)以及“祝融号”火星探测车中所使用的传感器,并阐述其功能。4.明确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即朝着网络化、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了解传感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如从简单电子零件到集成多种功能的装置。。 重点 1.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作用,使学生理解传感器如何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感知和信号转换,以及在不同设备和场景中的功能体现。2.生活中常见传感器的识别和功能阐述,让学生能够将传感器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3.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技术发展方向,为后续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难点 1.深入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中物理量与电学量转换的机制,以及不同类型传感器的转换原理差异,这涉及到一定的物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2.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传感器在复杂系统(如“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智能手机)中的协同工作和综合作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未来发展的创新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应用设想和发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人在感知外界信息时依靠感官系统,那么物联网的“感官”是什么?展示人感知外界信息的图片(如视觉看东西、听觉听声音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联网如何感知世界,从而引出传感器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将探索传感器的奥秘。 倾听老师介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将探索传感器的奥秘 讲授新课 一、传感器的起源1.展示不同时期的定位工具(如迷路时的困惑和古代定位工具的图片),介绍人类文明进步与制造使用工具的关系,引出传感器由来已久的观点。2.讲解我国古代伟大发明指南针、日晷、沙漏等可视为古老传感器,因为它们具有感知能力,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如指南针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日晷根据日影计时、沙漏通过沙子流动计时),强调古代传感器基于简单物理原理,依赖观察和经验,精度较低。3.组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古代还有哪些传感器(如古代的水位计、地震仪等),它们实现的感知功能(水位计感知水位变化、地震仪感知地震波)、输入(如水位变化、地震波震动)和输出(如水位刻度显示、地震方向和强度显示)分别是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归纳总结能力。二、认识传感器1.讲解传感器的定义,即一种能将感应到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数据传输、处理等要求,通过简单图示(如输入被测量经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变成输出信号)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传感器是实现物理量到电学量等转换的关键部件。2.介绍常见传感器类型(如光敏、声敏、热敏、气敏、味敏、磁力、加速度、位置等传感器)及其功能,举例说明(如光敏传感器可检测光照强度、超声波传感器可检测距离等),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传感器功能的初步认识。3.对比人的感知范围和传感器的感知范围,如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与声音传感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