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8136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40330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教学,历史选择性必修3,2课,中华文化,世界
  • cover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以时空为线索,自学梳理,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以此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2课,其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优秀内涵、特点价值的基础上,继续介绍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完整掌握中华文化的相关史实。同时,本课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更有助于加深对第1课中华优秀文化特点和价值的理解,前后呼应,相互促进。 2.本课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一历史必修学习时接触过,但不深入不系统,还有部分知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但学生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的具体史实不够清晰,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了解较少,关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几乎没有涉及,有的也只是零星知识点,更谈不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再加上涉及史事多,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突破难点等方法,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梳理知识点和体系,也成为本课教学要克服的困难。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理解中华文化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升华的;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史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认同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在北京举行,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二十四节气”,到闭幕式上的“送别柳”、“十二生肖”,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赛场内外,中华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同世界各国“一起向未来”。 中华文化几千年连续不断,绝无仅有,是现存的人类文化自然发展的唯一模式。研究中国文化史,正是解剖人类文明自然演进历程和发展规律的不可绕过的途径。 让我们走进课堂,感受中华文化的世界魅力。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传入) (一)佛教传入 1.佛教及思想: (1)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