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8588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334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两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 cover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1.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归纳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 【知识梳理】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君主立宪)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文化 启蒙思想,自由主义 思想专制 军事 船坚炮利,热兵器 军备废弛,装备落后,冷兵器 对外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综合 综合国力强大,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二、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原因: ①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_____。英国认为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决定对华发动战争。 ②根本原因:英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要把中国变成它的_____和_____。 过程:(1840.6-1842.8) ①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_____,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虽然组织抵抗,但仍以失败告终。(三元里抗英是第一次自发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②第二阶段: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 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影响 割地 割_____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 赔款_____银元。 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人民负担 _____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①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③暴露了列强的侵略本质,对中国伤害最大 五口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①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贸易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史料阅读】 材料二:从 18世纪 60 年代起至 19 世纪上半期,由于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 英国凭借经济优势和坚船利炮,进一步加紧了全球扩张,在世界五大洲均拥有了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尤其在亚洲, 英国不仅完全征服了印度, 而且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伊朗、阿富汗等地。 --陈彬《从战前中英差异看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材料三:“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思考:请结合教科书91页的内容,当时清朝的内部危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概念阐释】 贸易逆差:也叫作“贸易入超”。指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按年度计算)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反之,进口额小于出口额就叫作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学习探究】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弊辜;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林则徐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在我们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