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9706

2.3超声波与次声波 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40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超声波,声波,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
  • cover
《超声波与次声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内容是第二章的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和最后一节声的利用中都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知道声音在介质中才能传播;知道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噪声的来源、危害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它是声现象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新教材中增加的一部分内容。基于本内容在生产、生活、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如声呐测距,B超成像、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清洗去污、超声波焊接及次声波对人体的危害、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的破坏。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将第三节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概念和第五节中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单独提出来合成一节内容,作为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在教学中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等,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大量的补充,丰富了调整后这节课的教学。 2、课标要求: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有关现象及应用。二、教学条件、环境与器材准备 由于实验室内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主要是缺少音频发生器,而这个器材是本节探索活动的主要仪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置此仪器,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向高中或高一级学校借用该仪器。有关声呐测距、B超诊断、超声波速度测定、超声波清洗可制成录相带或幻灯片进行放映,没有条件的可直接让学生看书。三、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学生已知道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等相关知识,对本节课会有很大帮助;2、不利因素:只听说蝙蝠用超声波定位物体,医用B超,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涉及的声知识和声现象并不知道,如超声和次声,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四、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类比发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通过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中,认识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数学能力。五、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六、重点难点:重点 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2、知道超声的应用。难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七、教具与教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B超图片教法 讨论、交流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视频:新闻报道《学生听得见,老师听不见的手机铃声》问:为什么手机铃声学生听得见而老师听不见呢? 我们来试试看! 观看、思考闭上眼睛仔细的听。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兴趣。一、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概念我们学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多少?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 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从而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 —20000Hz阅读小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并说出与此相关的生活习性。了解一些常见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拓宽二、超声波的特性和应用1、特性2、应用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这些特点请兴趣小组同学给大家汇报。给学生观看B超图像。总结: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用于测距、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