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0672

2024七上生物复习提纲(重难点全覆盖)

日期:2025-10-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13206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生物,复习,提纲,重难点,覆盖
  • cover
班级: 姓名: 七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与细胞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观察的步骤 ①确定观察目的: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或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异同。 ②明确观察对象: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 ③做好观察记录:一般要求边观察边记录,客观真实。 ④交流观察结果: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2.观察的注意事项: 观察过程中不要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如观察植物时,不要破坏植物;观察鸟类时,避免 衣物颜色过于鲜亮,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等。 3. 观察生物 (1)观察植物:观察植物时,要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2)观察动物: 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它们生物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观察鸟类时,可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安全。 二.生物的特征 ①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③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⑤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长大。 ⑥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母猫生下花猫和白猫是变异。 ⑦ 生物能够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落叶。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 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转换器 2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调光(三转):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的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找光源,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的视野为宜。(标志着已对好光)。 (3)调焦观察 (放→压→降→升→调) ①玻片正面朝上,放置在通光孔中心 ①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损伤物镜。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③选定视野中的某个物像,需要换高倍镜观察时,操作顺序为: 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光线(利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4)整理收镜:不要用手掰物镜,更不要用手触摸镜头的镜片部分、对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要将载物台 下降到最低处,将电源亮度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3、显微镜相关知识点: (1)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2)显微镜成像规律: 视野内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做题方法:①先上下倒,再左右倒。 因视野内的物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偏哪边就往哪边移玻片标本) 例: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下角,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该将玻片向左下角移动。 (3)放大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为: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②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关系:物镜越长倍数越大,越短倍数越小(目镜相反)。 ③低倍镜与高倍镜的成像规律 看到物像大小 看到物像(细胞)数量 视野亮度 低倍镜 小 多 亮 高倍镜 大 少 暗 (4)污点位置判断问题:分别转动目镜、转动转换器或移动玻片,逐一排除。 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用到载玻片和盖玻片 2、玻片标本的类型: (1)按照材料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 (2)按照保存时间可以分为:临时玻片和永久玻片 3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