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1308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5980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PPT,九年级,编版,语文部,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咸阳城东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读懂诗意。 3.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情思。 许浑(约791—858) 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偶对整密、诗律纯熟。 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别致的七律。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咸阳城东楼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hún jiān jiā tīng yuàn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咸阳城东楼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秦代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 水中的小洲。 丛生的杂草。 这里指作者自己。 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顿生浓浓哀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水中小洲。 溪云乍起,夕阳沉落,山雨将至,风声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鸟儿飞入绿草,秦苑已至傍晚;蝉在黄叶中鸣叫,汉宫已到凉秋。 不要问秦、汉灭亡的往事,都城依旧,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传达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尾联作结,融情于景。 这首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无 题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无题》中烘托、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李商隐(约813—约858)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著有《李义山诗集》。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风。 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丝,与“思”字谐音,含相思之意。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用作动词,照镜子。 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