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局部抗战到 全国抗战 第22课 【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让学生以时间轴形式、视频、地图梳理1931年至1937年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重要事件时序,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 通过多种史料的解读,使学生知道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和日本侵华暴行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国共抗战初期的立场措施等对比,进而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通过全民族觉醒过程学习,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和珍惜和平的意识,领略家国情怀。 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壹 日本的侵略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2课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欲征服支那(指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获取中国的资源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关键。”。 ———《田中奏折》,1927年7月15日 “中国内乱能波及满蒙紊乱治安。帝国内有特殊地位与权益,不论乱自何方,帝国决予以适当之处理”。 ———《对支政策纲领》,1927年7月7日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东方会议在东京外相官邸举行。田中义一首先致开幕词,阐明会议宗旨,接着驻华机构代表报告情况,提出意见,然后进行讨论。会议共召开5次全体会议,其余为小型秘密会议。会议参加者在积极侵略中国问题上意见一致。” ———林之满 萧峰《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册) 根本原因:灭亡中国、确立西太平洋区域霸权的野心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1930年春天,日本也爆发了经济危机,1931年达到高峰。经济危机不仅加剧了日本国内的各种矛盾,而且使日本经济陷入了自一战以来最为严重的恐慌期……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日本急于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缓解国内各种矛盾。” ———武向平《1936-1941年日本对德同盟政策研究》 主要原因: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严重,因此寻求对外转嫁矛盾 “在亚洲,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课,第103页 中国:国民政府深陷第一次国共内战;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对经济危机; 欧洲意、德等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其它原因:相对有利的中国和西方局势 经济危机中的 西方各国 “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以攘外,剿匪以抗日。” ———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1931年7月23日 (二)日本侵华的步骤 1931.9.18 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2.1.28 上海 一二八事变 1932. 3 长春 伪满洲国 1933 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5 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1937.7.7 宛平 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扶持伪满洲国 沿长城进犯 策动华北事变 七·七事变 1931.9.18 抗日战争胜利 1932.1.28 1932.3 1933 1935 1937.7.7 1945.9.9 特点: 政策的阶段性; 行为的持续性。 前线战争掠夺 后方统制经济 扶持代理人 成立伪政府 (三)日本侵华的手段 政治上:以华制华 经济上:以战养战 文化上:奴化教育 修改教科书 塑造假历史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开始学日语,地理只讲东北三省的,历史只讲靺鞨、高句丽还有辽、金、清东北少数民族系统的,使东北人从小就忘记中国的地域和五千年中华历史。 ———亲历者 冯志良 追忆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清)龚自珍 (三)日本侵华的手段 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