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于漪 10.《往事依依》 新课导入 怀旧是一种特殊的情愫,它让人生与历史相逢,在从眷恋到心痛的回味中,穷尽过去与未来。打开记忆的仓库,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怀想,它们如美丽的风景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可读而不可复制。下面,让我们随“探访名师金色年华”活动小组一起,去点击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依依往事。 作者简介 于漪(1929-),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救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卷网-2018年版)。略有改动。于漪70岁高龄时,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本文最初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中。 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救师。于漪,师者的楷模。 获评“人民教育家”领奖词 解题 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 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标题表明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依依”指“十分留恋“,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往 事 依 依 字词检查与预习 多音字 主持人:Hi!各位成员好!课本编辑为我们“请”来了于漪老师,她将为我们“说事儿”,让我们轻轻走近她,聆听她亲切的话语吧! 第一环节:走近 -听耄耋老人说事 1.《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师古稀之年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速读全文,你能说出于老师在文中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她少年时的哪几件往事吗 往事依依 聆教诲 听讲课 读诗歌 看图画 第一环节:走近 主持人:花样年华,别样精彩,道不尽的情思。几十年前,于漪老师的花季同样如此。让我们透过那一件件“历历在目”的往事,去领悟她少年时的情怀吧。 第二环节:领悟 -解花季少年情思 2.有人说,在“听讲课”的往事中,作者写了两位老师的国文课,而且都是诵读诗歌,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嫌,是否可以删去一个呢 第二环节:领悟 请大家一起来诵读两首诗感受一下其中的情味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苛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显示出作者的报国情怀。请男生诵读。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第二环节:领悟 多音字 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 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 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请大家一起来诵读两首诗感受一下其中的情味 南归 田汉 流露出的是伤感、寂寞和孤独的情感,请女生诵读。 第三环节:借鉴 -学名师生花妙笔 主持人: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圈子里,于漪老师一向被称为“有嘴(能上课)有手(善写作)的领军人物”。今天,让我们来揣摩她行文的亮点,学一学她的生花妙笔,使我们的作文水平再登新台阶! 第三环节:借鉴 1.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2.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 4.表现出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 口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 请找出几处仔细品味(可结合旁批)。 小贴士: 第二段:“梁山雄伟险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