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3075

七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513437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6张,课件,复习,起源,文明
  • cover
(课件网) 新教材 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总复习 整体感知 中国古代史 (上) 二 夏商周时期 三 秦汉时期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一体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史前时期 一 时 期 主题特征 社会形态 整体感知 朝代更替 史前时期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西晋 魏 蜀 吴 十六国 东 晋 三国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观 点 隋朝 新教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感知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远古传说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山顶洞人 元谋人 郧县人 蓝田人 北京人 远古时期的人类 原始农耕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出现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起源 炎黄联盟—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禅让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距今约 1万 年 距今 约7000年 距今 约6000年 距今 约5300 —4300 年 距今 约 160万 年 距今 约 100万 年 距今约3万年 距今 约 170万 年 距今约 70—20万 年 山顶洞人 元谋人 郧县人 蓝田人 北京人 早期农业出现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距今 约4300 —4000 年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百万年的人类史 一万年的文化史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 时序坐标 文明的起源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古城遗址 炎黄部落,尧舜禹的禅让 人类的起源 农业的起源 古人类 元谋人 蓝田人 郧阳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时间 地点 生产生活情况 进化 阶段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 湖北郧阳 陕西蓝田 距今约160万年 距今约100 万年 直立人 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现代人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群体生活 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有审美意识、集体生活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地位)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意义)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稻作农业代表) 半坡居民(仰韶文化代表) 生活年代 生活地点 地理环境 房屋特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相同点 1.都处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2.都过定居生活;3.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今浙江余姚河姆渡(南方:长江流域) 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磨制石器、骨耜 今陕西半坡(北方: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人工栽培水稻 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骨哨 主要种植粟 彩陶、陶埙、骨针、纺轮 猪、狗 气候干旱、寒冷 气候多雨、湿润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居民 良渚古城遗址(南方) 陶寺古城遗址(北方) 生活年代 生活地点 考古发现 考古实证 距今约5300—4300年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宫殿、水利系统、稻谷、玉器 距今约4300—4000年 山西襄汾(黄河流域) 宫城、玉器、青铜器、符号陶壶、观象台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距今5000———4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