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411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系统复习课件(共98张PPT)

日期:2025-04-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5905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系统,复习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考点汇总 考点01 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人教版:生长和繁殖) ③ 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新陈代谢) ④ 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亲子代之间既有遗传现象,又有变异现象。 ⑤ 生物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 ⑥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从当初的新冠肺炎病毒,到现在的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性是( ) A.生长 B.发育 C.应激性 D.变异 2.下面描述的现象与实例不符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B.生物能影响环境———梭梭树能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植物具有向光性和向水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废物———人通过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D B 考点0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例子: 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② 南橘北枳,北雁南飞,春江水暖鸭先知( )。 ③春兰秋菊、朝蝇暮蚊( )。 ④红杏出墙( )。 温度 温度 光照 光照 4.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5.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 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环境。 2、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3、蚯蚓体表刚毛有助爬行,粘液有助爬行和呼吸。 4、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②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1、蚯蚓的钻穴和取食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2、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使空气变得清新、湿润。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场退化。 ③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生物与环境关系密切。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2.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南北朝时,一位本草学家对人参有“三桠五叶,背阳向阴”的描述,这体现了影响人参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空气 D.土壤 C B 考点03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目 镜 镜 筒 转换器 物 镜 压片夹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 臂 通光孔 载物台 镜 座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1)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转换器:是安装物镜的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4)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凹面镜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5)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转动遮光器可以调节光圈的大小,以调节视野的明亮程度。 (6)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使镜筒快速和较大幅度地升降。 (7)细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后换细准焦螺旋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光线越亮; (2)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光线越暗。 3、从显微镜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如字母“b”看到的成像是“q”。 (补充动态的情况:细胞质环流) 4、如果要将物像往视野中央移动,物像在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像在哪往哪移) (如:要将物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