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5075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共43张PPT)

日期:2025-01-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59197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43张,必修,选择性,统编,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至圣孔子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程标准 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文化在阶级社会 具有阶级性 文化是社会和历史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文化的界定与属性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单元思维导图 CONTENTS 目 录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壹 贰 叁 中华文化的 发展历程 壹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地域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1.起源:多元性 (2)特点: ①多元起源 ②以华夏族为核心, 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 秦汉 先秦 魏晋隋唐 宋元 明清 近代 奠基 形成 繁盛 繁荣 转折 衰落到复兴 诸子百家 华夏认同 秦—推崇法家 汉—尊崇儒术 魏晋玄学 佛学盛行 儒学复兴 理学盛行 科技发达 艺术繁荣 陆王心学 经世致用 文化总结 中体西用 科学民主 马克思主义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先秦时期———奠基 春秋战国 (1)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各国社会 发展比较先进 频繁往来 密切联系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 分布更加广泛 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百家争鸣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②概况: A.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B.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先秦时期———奠基 春秋战国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①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②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①政治思想(仁政);②人性论(人性本善);③义利观(重义轻利) 荀子 ①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人性论(人性本恶);③政治思想(礼法并用) 道家 老子 ①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①哲学思想(齐物);②人生态度(逍遥);③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子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变法革新。 墨家 墨子 ①兼爱;②非攻;③尚力;④节用、节葬;⑤尚贤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3.秦汉时期———形成 (1)秦朝———推崇法家 (2)汉朝———尊崇儒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