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9546

13.我爱这土地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20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我爱,土地,教学设计
  • cover
1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    1、象征的表现手法。    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 活动2【讲授】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    第四步: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回答: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回答: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3、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回答:“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5、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6、本诗的抒彩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达到这种抒情效果?    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