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6239

【核心素养目标】8.3 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837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物理,2024-2025,教案,生活,核心
  • cover
8.3 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 1.物理观念: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3)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2.科学思维: (1)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物品对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行分析和解释。 (2)能对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进行分析,对相关方案进行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多角度出发认识大气压强的大小。 3.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并合作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方向、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等。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形成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在观察、交流、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科学人文精神。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用废矿泉水瓶、吸管等自制学具,培养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及方向;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3.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平口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两个皮碗,橡皮帽,钩码,长滴管,红墨水,烧瓶,玻璃管,酒精灯,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境引入 活动1:(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右手按住,用左手拿起玻璃杯并将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开右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右手按住,用左手拿起玻璃杯并将其倒置过来,暂不放开右手,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开右手后,将看到什么现象?教师演示实验。(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活动2: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再将重物挂在钩上,吸盘仍然不会脱落。 教师讲述:同学们想知道实验时,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教师讲解: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并具有流动性,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由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阅读教材P85“马德堡半球实验”。 讲述:外界大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才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学生实验:学生照下图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总结: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探究点二 怎样测量大气压 学生活动:估测大气压。如教材P85图8-3-4所示,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把管内空气排出,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在活塞下端悬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数量,直到活塞将开始被拉动为止。 教师提问:要计算大气对注射器活塞的压强p,需要测出什么? 学生发言:需要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 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和活塞的面积呢?能否从二力平衡的角度想出什么办法呢? 教师点拨:从给活塞施加向下的拉力角度考虑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活塞的面积测量可通过测活塞周长或体积的方法。 学生猜想:用液体代替活塞是否更好呢?说出理由。 演示实验:出示一个长滴管,将长滴管下端放进红墨水中,先轻轻挤压滴管的胶囊,再用力挤压,让学生观察液柱上升的情况。 教师提问: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呢?假如玻璃管足够长,液柱会一直上升吗?由此你能想到一种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吗? 学生猜想:当用力把玻璃管里面的空气挤出来后,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