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0369

6.2 确定位置(二)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63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确定,位置,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
  • cover
第六单元 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 3.在探究确定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在平面上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67页情境图】 师: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她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 观察这幅图,你能帮帮她吗? 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1:平面图中有一个方向标,知道这张地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 预设2:1厘米表示100米,意思是地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生活中的100米距离。 二、探究新知 1.探索如何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师: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预设1:我先在图中找到大本营和大鸣山的位置,然后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以大鸣山为观测点,建立方向标,我发现大本营在大鸣山北偏东的方向上。 预设2:你这样描述不准确,大鸣山北偏东的方向上还有宝塔和小清山,还需要测量角度和距离。我用量角器量了一下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是45°,用刻度尺量出了大鸣山到大本营的图上距离约是5.6cm,1cm表示100m,那5.6cm就表示560m。所以大本营在大鸣山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大鸣山约560m。 师:这位同学描述地非常准确!我们在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少一样都不行。 2.利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这幅图是数学迷画的,你能看懂吗?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预设:这幅图是利用数对确定大本营的位置的。以大鸣山为观测点,其位置用数对(0,0)表示,大本营位于第4列、第4行,其位置用数对(4,4)表示。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1:宝塔在第1列、第2行,其位置用数对(1,2)表示。 预设2:小清山在第4列、第1行,其位置用数对(4,1)表示。 …… 师:结合上一个问题,说一说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种更好? 预设1:第一种方法是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的,第二种方法是用列和行来确定的。 预设2:在实际生活中,肯定是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更加准确。 预设3:但是像在教室这种小范围里,用数对会更好一些。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确定位置。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二) 找准观测点 确定方向和距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用参加夏令营迷失方向的情境导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不同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描述物体位置意义的理解,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了确定物体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