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0786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68236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北朝,政治,北方,民族,交融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导入新课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有一个巨大的天然山洞,名叫嘎仙洞。从这里走出的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在此以前,前秦一度是北方的统治者。一次著名的战役给拓跋部的崛起提供了机会。这是什么战役 导致了什么后果 壹、淝水之战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对峙。 东晋十六国对峙局势图 1.背景: 壹、淝水之战 十六国时期,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一度统一了北方; 前秦东晋南北对峙图 1.背景: 相关史事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军国大小事务全都依靠他处理。王猛辅佐苻坚,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化百姓,使前秦很快兵强国富。苻坚曾对王猛说:“你日夜勤劳,处理万机,我就像周文王得到姜太公,可以整年悠闲了。”然而,在攻伐东晋一事上,苻坚未能听从王猛生前反对伐晋的意见,一意孤行,大举南下,最终遭受淝水之败。 壹、淝水之战 王猛(325年~375年) 2.概况: 观看《淝水之战》视频,归纳其概况。 贰 叁 时间 双方 人数对比 结果 特点 典故 影响 383年 前秦-东晋 90万 VS 8万 东晋大败前秦 以少胜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壹、淝水之战 合作探究:前秦拥兵约九十万,为什么却不能统一江南 因素 前秦败 东晋胜 民心 指挥 ①前秦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民族矛盾尖锐;内部民心不一; ①东晋内部团结,保卫江南,士气高昂; ②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 ②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370年车骑十六万灭前燕 371年步骑七万灭仇池 373年五万攻取梁、益二州 376年三十万大军灭代国 378年十七万人攻取襄阳 383年战争前,朝臣皆反对出兵 苻融哭着对苻坚说出自己最大的心事:鲜卑人、羌人、羯人布满在长安附近一带,他们都是前秦的仇敌,大军一旦东下,关中会发生极大危险。 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壹、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壹、淝水之战 北魏建立 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统一北方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贰、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材料一: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纪》 材料二: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张泽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难题②:民族(胡汉)矛盾尖锐 难题①:社会文化落后,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阅读材料,分析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遇到什么问题? 1.背景: 贰、北魏孝文帝改革 1、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洛阳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 ———《魏书.任城王传》 2.内容: 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贰、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内容: 推行汉化措施。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孝文帝出行图 北魏文官俑 胡服 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穿汉服) 贰、北魏孝文帝改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