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2085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5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2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设计
  • cover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教师 年级 三年级 学生人数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我是草原小牧民》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时间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龄段的学生通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对音乐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分辨音乐课的不同类型,对音乐中的教学术语、符号、音符节奏等有了简单的认识;在律动当中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参与,所以为了记忆歌词理解歌词,针对这学龄段的儿童制订了一套能够适用于他们的小律动。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蒙古族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拍,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得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设计 1、学生通过听、唱、舞、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体验这一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短促、跳跃的声音处理八分休止符,启发学生唱出歌曲热情、欢快、自豪的情绪。 3、引导学生编创简单蒙古族舞,表达小牧民天真活泼的性格以及热爱家乡,对自己家乡甜美生活的赞美。 4、通过复习歌曲《草原上》,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短促、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热情、欢快、自豪的情绪。 教学难点 付点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 五、教学策略设计 运用多媒体、舞蹈律动体验来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导入、对比法、模仿体验、合作编创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双响筒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开始部分: 发声练习: 1、C大调音阶(加入柯尔文手势) 2、单音模唱 3 5 6 基本部分: 复习蒙古族歌曲《草原上》 相信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李老师今天穿了一身漂亮的服装,与我们平时穿的不一样,因为今天我要为大家跳一支民族舞蹈,观看的同时请大家猜一猜是那个民族。请欣赏! 揭示课题《我是草原小牧民》 播放视频通过“看,听”体会蒙古族音乐。 同学们,你们对蒙古族都有哪些了解呢? 完整聆听全曲,思考问题: ①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或情绪! ②速度和节奏是怎样的? 7、按节奏读词 8、学唱歌曲,逐句处理重难点 9、乐理小知识:连音线,八分休止符,倚音,附点音符 10、引导学生运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小牧民热爱大草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11、处理细节:听听那一个字老师唱得特别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2、歌曲的衬词“啊哈啊哈嗬”师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13、完整演唱全曲 14、再一次完整演唱全曲,说一说这首歌与《草原上》相比,情绪、速度、节奏有何不同? 15、根据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进行编创小律动,边唱边跳。 16、加入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给出简单节奏型,先练习再合音乐 按照《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草原上》的顺序唱一唱这两首歌曲,比较它们的不同 结束部分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呢? 师小结 学生活动: 提示后背要挺直,嘴巴张开,面带微笑,不能喊唱,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观察老师的服饰并安静欣赏舞蹈,并思考老师跳的舞蹈是哪个民族。(蒙古族) 饮食,服饰,住房(蒙古包),蒙古族风俗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