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4279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315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答案
    13 短文两篇 考点一对一 分析论证思路 典题示例 阅读文章《不求甚解》,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论证思路。 【答案】①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②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据此对曲解“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③然后用正反两个事例证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提倡“不求甚解”的虚心的读书态度。④最后得出结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指点迷津 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1)首先要紧扣段落,然后划分段落层次,最后概括段落大意。 (2)论证思路就答题规范而言,一要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二要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三要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 (3)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 小试身手 本课第6题、第12题。 @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王粲(càn) 狡黠(xié) 粗暴(bào) 马南邨(cūn) B.藻饰(zǎo) 诘难(jié) 策划(cè) 吹毛求疵(cī) C.阐证(chǎn) 滞碍(zhì) 豁然(huò) 寻章摘句(zhé) D.聪颖(yǐng) 要诀(jué) 逻辑(jí) 味同嚼蜡(jué) 【解析】A.“狡黠”的“黠”应读作“xiá”。C.“寻章摘句”的“摘”应读作“zhāi”。D.“味同嚼蜡”的“嚼”应读作“j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书籍 傅彩 提炼 孜孜不倦 B.怡情 劝戒 涉猎 狂妄自大 C.练达 枝节 统畴 诸如此类 D.灵秀 盲目 会意 全神惯注 【解析】B.“劝戒”的“戒”应为“诫”。C.“统畴”的“畴”应为“筹”。D.“全神惯注”的“惯”应为“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 A.同学们喜欢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爱吹毛求疵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和无知的人。 C.即将毕业了,感谢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对我们高谈阔论的教导。 D.这部小说情节拖沓,语言又缺少表现力,读起来简直味同嚼蜡。 【解析】A.开卷有益: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B.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C.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这里褒贬失当。D.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诸笔端,这是源于作者平时用心观察,重视积累为基础。  C.“地球一小时”活动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作出贡献。 D.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解析】B.句式杂糅,“源于……为基础”杂糅,可删去“为基础”。C.搭配不当,“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不可低估”搭配不当,可将“作用”改为“意识”。D.两面对一面,可在“抓住”前添加“能否”。 5.下面文段是为以“读书为伴”为主题的图书展览拟写的结语。根据语境,下列填入括号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  ),传承人类文明。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成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