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5067

3.2遵守规则 教案

日期:2025-02-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114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遵守,规则,教案
  • cover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二课时。“遵守规则”由“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与改进规则”三目组成。“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指导学生了解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规则既限制“自由”也保护自由,“限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到自觉是建立在思想认识上的自主行动,是由责任感产生的一种自我约束力。引导学生认识到仅仅自己遵守规则是不够的,还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道德修养: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法治观念: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 健全人格: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自觉遵守和维护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 二、导入新课 材料导入:《断线的风筝》 风筝升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木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 忽然飞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就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 线对风筝说:“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躺在地上。” 风筝不以为然。 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往上蹿,正当蹿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想趁机追上飞机,却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 思考:从故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教师总结: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堂课,了解如何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三、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一)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教师展示: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电话的“自由”?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这位男士有打电话的自由,但候车室属于公共场所,该男士在这里大声打电话的行为过于随心所欲,且没有遵守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规则,会影响其他乘客听取站内信息,打扰他人休息。因此,这位男士应该降低自己打电话的声调,避免影响他人。 自由≠随心所欲 2.教师追问,思考:体现了自由与规则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教师展示: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两位乘客为了自己的利益阻止列车正常运行,不听乘务人员劝阻,胡搅蛮缠,导致发车延误。他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合法的权利,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最终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4.教师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