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 尊重他人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个课时。本课时由“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目所组成,它既是对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延伸、又为第二课时《以礼待人》学习内容作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本课时在本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时所包含的一些理念和思想,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道德修养: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法治观念: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健全人格: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责任意识: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二、导入新课 材料导入:《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入。”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入楚国。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你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节课———《尊重他人》,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尊重他人呢?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三、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一)尊重的含义及表现? 1.思考:尊重的含义及表现?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教师展示:视频《“一次低语”“一次等候”……》 思考:“一次低语”“一次等候”等体现了什么?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 (二)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教师展示:材料《你我都是商人》 一个成功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在卖钢笔,出于怜悯,他塞给年轻人十元便离开了。不一会,这位商人返回来,从年轻人那里取了一支钢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记取笔了,最后说:“你跟我都是商人。” 再次相遇时,这个年轻人真的成为一名商人,并感谢当初买钢笔的商人,“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 思考:商人为什么要返回来拿笔?如何理解“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1)尊重年轻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2)受到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2.教师展示:材料《杭州图书馆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