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5544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课件(共2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4250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选自中共七大开幕词,延安杨家岭 1945年4月 中国地形图 局部 延 安 中 国 世 界 1939年 1945年 1931年 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巩固国内团结,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军令政令必须统一……除了革命的责任不能放弃,国家的统一不容损害,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以外,其他无不可以容忍,无不可以协商。 ———1946年元旦,蒋介石:《告全国军民同胞书》 任务: 结合教材,分析思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共产 党以及民主党派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分歧,你 赞成那一条道路 为什么 民主统一 和平建国 —中国民主同盟 蒋介石的侍从室六组组长唐纵在其拟订的对日本投降的处置意见中建议:邀请“中共领袖来渝共商进行。如毛泽东果来则可使其就范,如其不来,则中央可以昭示宽大于天下,而中共将负破坏统一之责。”此份建议虽出自蒋介石的幕僚之手,但显然对蒋介石的意旨有深切体认,更毋宁说是蒋介石的真实想法。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 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中外历史纲要 上》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周恩来与社会各界广泛接触 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 ———毛泽东 《关于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10日 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意义:政治取得了主动权赢得了民心。 旧政协冲破了蒋介石独裁统治, 有利于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问题1: 缘何毛泽东偏偏“虎山行”? “毛公乃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 ———柳亚子 赴的意义远远大于谈 宣传了和平方针;展现了领袖风采 传播了党的作风;争取了政治主动 扩大了中共影响! 政协会议 (旧政协) 1946.1 1946.3 1945.8 1945.10.10 国民党六届二中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通过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否决这些协议 1946.6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要点归纳 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在的国家;......非先实行民主决无实现统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1946年1月4日),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