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铁矿、塑料 B.石油、农田 C.原始森林、地下水 D.煤炭、化肥 2.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 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 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 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甲醇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运输及使用安全便捷,目前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使用“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燃料,主要考虑到甲醇() A.低碳环保 B.安全可靠 C.成本较低 D.便于运输 4.甲醇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B.降低常规能源消耗 C.加快清洁能源建设 D.实现低碳清洁生产 生态位宽度又称生态位大小,是指一个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利用资源的多样化程度。它反映了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用来衡量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研究发现增加生态位宽度有助于农业发展,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生物的生态位宽度的直接因素是() ①环境变化 ②竞争对手 ③个体数量 ④地形障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增加生态位宽度的措施是() A.专一化作物种植 B.高密度水产养殖 C.使用化肥和农药 D.土地间作和套种 液化天然气(LNG)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16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下图为亚马尔半岛位置图,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至少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产品运往中国市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西亚地区液化天然气项目相比,该工程项目的独特优势是() ①气温较低 ②运输安全 ③市场广阔 ④原料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对中、俄两国的主要影响有() ①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开拓销售市场 ②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③提升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消除大气污染 ④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是全球高新技术和国防科技发展的必要战略资源。我国稀土产量全球第一,但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较弱。日本缺乏稀土矿产资源,却有“另类稀土资源”,不断从全球获得高额利润,在世界稀土市场拥有很强话语权。近年来,随着许多大型稀土矿的发现,世界稀土供应多元的格局已经形成。下图示意2017年稀土产业全球专利各国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稀土资源() A.绝对量大 B.分布全国各地 C.品种单一 D.人均占有量多 10.日本在世界稀土市场拥有很强话语权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稀土开发技术成熟 B.稀土产业生产规模最庞大 C.与中美的贸易往来频繁 D.拥有高质量稀土加工产品 11.面对国际稀土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应() A.大量进口稀土 B.禁止稀土开采 C.提高技术水平 D.扩大探明储量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寿命约20年,喜单独活动或三五成群,食物以鱼、虾为主,眼睛退化后依靠声呐进行捕食和探路,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据统计,现存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