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7916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认识新同学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2729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4,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认识,新同学
  • cover
课题 认识新同学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通过自我介绍活动,探索发现身边的数学,能从数学的角度感受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2.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辨认数、图形和物体的数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自我介绍,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2.能够掌握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数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基数和序数含义。 3.学会用规范地语言进行自我介绍。 学习方法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资源 投影仪、课件等。 学习过程 问题预设 学生数数时,要关注到学生的手口要一致。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唤醒思维。 出示“认识新同学”情境图,带领学生观察图中的小学生都在说什么,怎么用数学介绍自己的 二、课内研习,思维进阶 (一)活动一:介绍自己。 问题一:开学了,同学们都来了新班级,你能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活动设计:(1)同桌交流,先试着说一说。 (2)举手发言,上台展示。 (3)讨论怎样才能说的最完整,你有什么好办法? 自我介绍口诀: 一打招呼二介绍, 姓名年龄和学校, 三说特点和爱好, 四说感谢就完了。 归纳总结:介绍自己时要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然后抓住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等.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自我介绍,用数学的语言介绍出真实的自己。 活动二:身边的数学。 问题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发现了吗 说一说。 活动设计: 学生交流: (1) 生活中的数。(我今年6岁、认识了5个好朋友、我家一共4口人......) (2)生活中的图形。(方方正正的、三角形、长长的、圆圆的、五角星、月牙.......) (3)找一找教室里的数学。(黑板、讲桌、粉笔盒、课程表、窗户、钟表、桌椅......) 归纳总结: 数学无处不在,它既是有趣的数字和计算,又是百变的几何形状和测量,更是好玩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寻找自我介绍好的学生,相互评价,同桌之间互相学习。 四、回顾总结,凝练思维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收获吗? 下课后找自己的好朋友再说一说,并找一找教室里的数;生活中的数,教室里的图形。 五、拓展提升,延伸思维 仔细观察,连一连。 先观察,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每个物体的特征,最后叫学生代表上台完成,并汇报。 作业设计 练习自我表达,语句通顺 板 书 设 计 认识新同学 大家好! 我叫*** 今年*岁了 是**学校*年级*班的学生 我的特点是 我的兴趣、爱好是 谢谢大家! 课 后 反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