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56年-1976年)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 建设的总路线?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3、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4、文革的原因?期间最大的冤案? 两大反革命集团是?结束的标志是? 5、探索时期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涌现出的英雄模范? 自学自得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1)概况: (2)内容: ①主要矛盾: ②主要任务: (3)影响: 1956年,北京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正确分析国内矛盾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良好开端 1965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共八大 良好开端 2、建设失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时间: (2)内容: 1958年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民日报》社论 1965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共八大 良好开端 材料1: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在10年内超过英国,15年内赶上美国。 材料2:强调高速度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在经济建设理论上,把综合平衡的观点斥之为“消极平衡论”而加以批判。 思考:看材料分析“多快好省”是否合理? 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八大二次会议 总路线 1965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籍!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失误表现一:大跃进运动(1958———1960) (1)概念: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 工业目标:1958年1月的经济计划(草案)中提出,本年全国钢产量计划为624.8万吨。5月,中央决定把本年钢产量目标定在85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决定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 农业目标:中共中央6月估计1958年粮食产量可达4700亿斤,8月估计五八年粮食可达6000亿斤至7000亿斤。(实际1958年粮食产量为4000亿斤) 中央———高指标”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失误表现一:大跃进运动(1958———1960) 工业目标: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 ①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居民将自己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土法炼钢。12月19日宣布,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淮南铁路沿线搭建的锅炉炼铁 甘肃永昌农民大炼钢铁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失误表现一:大跃进运动(1958———1960) 农业目标:1958年粮食产量6000亿斤至7000亿斤。 ②农业:放高产卫星 参考数据: 2023年,全国谷物平均单产390公斤/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失误表现一:大跃进运动(1958———1960) 农业目标:1958年粮食产量6000亿斤至7000亿斤。 ②农业:放高产卫星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地方———浮夸风” 一、探索中曲折前进 失误表现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起) “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叫大公社……这个东西可了不起,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 ———毛泽东,1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