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十大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一、句号(。) ①用于陈述句末尾 表示一个陈述事实的句子结束。例如:“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他今天心情很好。” ②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当祈使句语气比较温和、舒缓时使用。例如:“请你把门关上。”“你先休息一下吧。” ③ 用于间接引语之后 当引用别人的话,不是直接引用原话,而是间接转述时使用。例如:“他说他明天会来。” 二、逗号(,) ①分隔并列成分 在句子中,如果有多个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用逗号来分隔它们,让句子结构更清晰。例如:“我喜欢红色,蓝色,绿色。”(并列词语);“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并列短语);“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并列句子) ②表示句子中的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当主语比较长或者需要强调谓语时,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比如:“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都取得了好成绩。” 动词和宾语之间:如果宾语部分比较复杂,或者为了突出动作,在动词和宾语之间用逗号。例如:“他看到了,那幅挂在墙上美丽的画。” 状语之后:表示时间、地点、条件、原因等状语在句首时,后面一般用逗号与后面的句子成分隔开。例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踏上了旅程。”“因为下雨,我们取消了比赛。” ③用于复句内部分句之间 表示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的复句,在各分句之间使用逗号。例如:“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不太理想。”(转折关系);“因为他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因果关系);“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了。”(假设关系) 三、问号(?) 用于疑问句末尾 ①一般疑问句:用于询问事情是否属实,句末语调上扬。例如:“你吃饭了吗?”“他是你的老师吗?” ②特指疑问句:针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提问,如对人、事物、时间、地点、原因等提问。例如:“你什么时候出发?”(问时间)、“他在做什么?”(问事情) ③选择疑问句:提供两个或多个选项让人选择回答,中间用逗号隔开选项,句末用问号。例如:“你喜欢跑步,还是游泳?”“今天是星期一,还是星期二?” ④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即说话者实际上已有答案,用问句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意思,以加强语气。例如:“难道这不是你的错吗?”(意思是“这是你的错”)、“她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呢?”(意思是“她应该知道这件事”) 四、顿号(、) ①分隔并列词语 词语并列:用于并列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例如:“公园里有桃花、杏花、梨花,美丽极了。”(并列名词);“他喜欢跑步、跳绳、打球。”(并列动词);“她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女孩。”(并列形容词) ②词语重叠并列:当相同的词语重叠并列使用时,用顿号隔开。例如:“他的生活过得平平、淡淡。” ③分隔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当用汉字数字表示顺序时,在数字后用顿号。例如:“一、要注意安全;二、要遵守纪律。” ④用于某些连词前面 当并列的成分之间有连词“和”“与”“及”“或”等时,在连词前可以用顿号。不过,现在也有很多情况下会省略这个顿号。例如:“桌子上放着苹果、香蕉和橘子。” 五、双引号(“ ”) ①直接引用 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语、文章中的语句、歌词、诗句等内容。例如:“妈妈说:‘你要好好学习。’”“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激励了无数人。” ②特定称谓 表示对一些事物的特定称呼,这些称呼是独一无二的或者在特定语境中有特殊含义。例如:“‘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钢铁长城’用来形容我国的人民军队。” ③着重强调 对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短语进行强调,让读者更加关注这部分内容。例如:“这种‘合作’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④特殊含义 词语在句子中有特殊的、不同于字面的意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