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1582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3版,后附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36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答案,A3,试卷,单元,第二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7分) 1._____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我国长江_____,就是千万年来,由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3.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_____。 4.在探究_____对侵蚀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5.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_____。 6.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_____级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7.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 8.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9.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_____。砾岩、砂岩、页岩都是_____。大理岩、板岩都是_____。 10.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_____、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地形属于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是( )。 A.戈壁滩 B.火山湖 C.长江三角洲 2.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 )对岩石会有影响。 A.温度变化 B.地表变动 C.水流作用 3.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发到地表,冷却后形成( )。 A.火山岩 B.鹅卵石 C.土壤 4.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沉积 B.侵蚀 C.风化 5.地球内部,存在着流动的岩浆的是( )。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6.下列人类的活动中,不会破坏地表的是( )。 A.乱砍滥伐 B.大量采矿 C.种植树木 7.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的活动 B.地下温度太高 C.地壳的运动 8.地表常见的陆地地形包括( )。 A.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 B.省、市、县、区等 C.海洋、河流、湖泊等 9.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躲在牢固的桌子底下 B.抓紧时间跑到户外空旷处 C.跳窗逃生 10.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下列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是( )。 A.土豆泥纹丝不动 B.土豆泥出现裂缝并冒烟 C.番茄酱溢出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结果。 ( ) 2.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 ) 3.火山喷发和地震都只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 ) 4.蘑菇石是石头长期受到风沙的侵蚀而形成的。 ( ) 5.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成都市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 ( ) 6.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 ( ) 7.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破坏地表,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 ( ) 8.下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径流里面含有大量泥沙。 ( ) 9.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 ) 10.人类乱砍滥伐、乱扔垃圾、大量采矿等行为都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 ) 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把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起来。 雅丹地貌 水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风的作用 堰塞湖 火山喷发 长白山天池 地震 五、材料分析题。(共9分) 小方想验证流水对岩石变化的影响,于是他将几块岩石放在装有水的塑料瓶中,然后剧烈摇晃。 1.关于“为什么要剧烈摇晃塑料瓶”,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3分) A.为了模拟自然界中正在发生的地震 B.为了让瓶中的水像江河那样流动起来 C.为了让瓶中的石块能够撞击到塑料瓶壁 2.请你描述塑料瓶中的岩石和水在实验结束时分别出现的变化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