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112402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三章》对比阅读试题精选(含答案)
日期:2025-02-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1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2024--2025
,
学年度
,
八年级
,
语文
,
上册
,
孟子三章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试题精选(附答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成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草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运:转,意思是老百姓就会转变念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B.或谓寡人勿取 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以迎王师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D.城非不高也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3.【甲】文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甲】【乙】两文,概括孟子对战争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 宋昭公出亡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之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B.劳其筋骨 其如土石何 C.卒得反国 窥谷忘反 D.由宋君观之 已而之细柳军 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孟子认为造就人才要有客观因素,但是主观因素也必不可少。 B.【甲】文善用“故”“所以”等关联词语,使得文章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 C.【乙】文写“宋昭公亡而能悟”,可见宋昭公是个善于反思与总结的人。 D.【乙】文写宋昭公感叹他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己长相太过美丽。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8.【甲】【乙】两文虽涉及治国之事,但对我们的人生同样有启发,请从两文中找一个共同角度,结合原文谈谈你的感悟。 三、文言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4 “蛟龙”探海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2-02)
22 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2-02)
21 外国诗二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2-02)
23 太空一日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2-02)
25 带上她的眼睛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02-0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