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 10.我们当地的风俗(分层练习) 课时目标 1.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2.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_____密切相关。 2.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_____或者_____。 3.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_____,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_____。 二、选择题。 1.在( )有“孝顺节”,节日期间人们要煮“拗九粥”送亲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要回娘家孝顺父母。 A.福建省的福州市 B.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 C.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市 2.(多选)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包括( )。 A.出游赏景 B.登高眺远 C.观赏菊花 3.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 )而产生的。 A.屈原 B.辛弃疾 C.陆游 4.中国的“十二生肖”即( )。 A.鼠、牛、虎、猫、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B.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鱼、狗、猪 C.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三、判断题。( 正确地画“√”,错误地画“×”) 1.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年味无( ) 2.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古时也叫三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3.在美丽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那里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那达慕”。( ) 4.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 素养提升 四、简答题。 1.中国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 2.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月三”歌节。 3.你如何看待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放鞭炮? 五、能力提升。 请你收集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课外知识连接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日—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参考答案 一、 1.生活 2.淘汰 加以变革 3.传统 美德 二、 1.A 2.ABC 3.A 4.C 三、 1.× 2.√ 3.√ 4.√ 四、 1.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每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人们聚集在一起,歌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3.示例: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声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五、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析:诗人在与故人相聚时,提到等到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还要再来这里赏菊饮酒。这里的“重阳”点明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